中华建设杂志社
分享到:

中华建设杂志

杂志社要求删除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主办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
  • 国际刊号:1673-2316
  • 国内刊号:42-1732/TU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307
  • 创刊时间:199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华建设 2010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建设杂志热点聚焦

工业遗产,走向生命的重生——聚焦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正在上海举办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为上海世博会专门建设的各类建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世博会上,江南造船厂的旧厂房被改造为上海世博会的中国船舶馆,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6-17
中华建设杂志新闻追踪

廉租房骗租,强制回收就可以了吗——各地落实廉租房退出机制调查

摘要:5月5日,住建部网站全文公布了《关于加强廉租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一文件由住建部与民政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针对廉租房管理中出现的房源闲置、出借,日常管理和维修养护资金不落实,准入退出管理机制不完善,日常监管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18-21

行进中的“大城管”模式——有关城管体制改革的调查

摘要: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当下中国,城管系统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公众和媒体的极大关注而成为社会热点。近年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倡,许多地方政府积极推行的“大城管”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大城管”来了,它是在什么背景下被设计出来的?实行“大城管”模式以后,以往城管工作所出现的问题能在哪些方面、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到各地采访,寻找答案。
22-24
中华建设杂志对话

身心与工地融合风采与建筑同在——与全国劳动模范、武汉建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宣传的对话

摘要:对话背景:4月8日,襄樊万达广场标志十生建筑——大酒店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襄樊万达广场的整体施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襄樊万达广场是万达集团第三代商业地产开发旗舰项目,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合同额近10亿元。工期从宣布中标之日起计算仅478天,近6万平方米的商业步行街更是要求用5个半月完工,这种超大规模、超高速度、超低成本的项目施工总承包考验着武汉建工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
25-27
中华建设杂志政策解读

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实现群众住有所居——解读湖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

摘要:湖北省人民政府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住房保障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组织领导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提出了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实现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这对于进一步推进湖北住房保障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8-29
中华建设杂志高层之声

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摘要:今年3月中旬之后。一些城市在经历了一二月份房价涨幅趋缓之后,又出现了房价和地价轮番过快上涨的情况。在房地产市场当中,投资、投机性的购房再度活跃,社会反映很强烈。
30-31
中华建设杂志名家视点

陈淮:中国民众买得起房需20至30年

摘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指出,中国住房严重短缺,每年每百户家庭只能有3到4户改善,搬到新房去。中国城镇2009年有纯住宅131亿平方米,但中国城镇居民总数2009年末为2.1亿户,户均不过60平方米,还处于“初步脱困”水平。中国的理想目标是到2020年城镇居民住房达到“初步改善”水平。“买得起房”是一个衡量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达到这个目标需要20到30年的艰苦努力才可能。
32-32

周江:农民工住房问题重在因地制宜分类解决

摘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周江博士认为,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应按照由近及远、由易而难的原则提出相应政策措施,即首先改善进城务工农民的居住条件,其次在条件具备的地区逐步将进城农民纳入城镇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最终实现进城农民定居城镇的政策目标。重在因地制宜,分类解决。又寸于建筑企业、开发区大型用工企业,可以通过集体宿舍等方式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32-32

易宪容:不要低估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威力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研究员易宪容认为,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才刚刚开始,千万不要低估调控的市场影响,也不要错误估计政策的力度,以为新“国十条”还会像以前那样无功而返,导致房地产调控变成又一次“空调”。因为,从这次严厉房地产调控的主要内容来看,调控目标是相当明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遏制住房地产投机炒作,就是要坚决遏制高房价。尽管目前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还有待于完善,但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已经触及遏制房地产泡沫的要害与核心。如果政府的土地政策也同步进行改革的话,那么国内房地产市场将可能面临重大的调整。
32-32

程泰宁:低碳住宅在中国还只是一句口号

摘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大师程泰宁认为,就中国低碳住宅目前的实践来看,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低碳住宅在中国还只是一句口号。就拿墙面外保温、太阳能采暖、中水利用、小区地热系统等低碳住宅常见的应用手段而言,其实都没有达到真正的低碳标准。如呆这些技术方面的问题不能解决,低碳住宅在中国的实现就是句空话。
32-32

李迪华:从“零”开始探讨中国的低碳城市化

摘要: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学院副院长李迪华认为,目前实践低碳城市化的行动有两项。一是反思世界的城市化经验与教训,低碳生活和低碳城市化是世界的新话题,没有国际和国内经验可供借鉴,但可以通过反思过去教训获得启示。二是从“零”开始探讨中国的低碳城市化,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化的实践,摸索城市化的中国经验,有朝一日把中国的实践经验输送到全世界。
33-33

潭纵波:统筹城乡制度性问题是挑战

摘要:清华大学教授潭纵波指出,规划界对中国城镇化的路径有很长时间的研究和积累,但是我们很长时间以来,把精力和问题集中在了速度、规模上,实际现在很关键的问题是质量问题,尤其制度性的问题现在是挑战。在制度、路径和重大战略上,各城市都必须有相应的对策,空间规划的方法和手段也要能够适应这种需求。这对我们来说可能是非常大的挑战。
33-33

李京文:中国必须走集约型城市化的模式

摘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京文认为,在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根据中国国情,必须走集约型城市化的模式,坚持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城市为主体,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走布局集中、城镇密集、用地节约的城市化之路。因此,中国的城市化要加强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培养与发展,建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结合的城市体系,特别是目前,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资源环境已经不堪重负,今后城市化的重点应放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匕。
33-33

李铁:城镇化问题突破口不在农村

摘要:国家发改委小城镇中心主任李铁指出,关于城镇化的问题,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主体是农民工,而过去我们往往从农村角度看待农民工问题,呼吁怎么让农民进城。但事实上,我们国家的体制是城市管理农村,在城市管理农村的过程中,城市决策者往往更喜欢拿地、要项目,而不是真正让农民进城。因此,我国的城镇化问题突破口不在农村,在城市,在于城市的决策者。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要考虑如何让农民进城。
33-33

毛其智:城镇化应警惕区域差异扩大

摘要:清华大学教授毛其智指出,未来中国加快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将更加注重城市发展与生态效益,着重发展“低碳城市”。中国还应警惕城镇化进程中日益扩大的区域差异,将下一步发展城镇化的重点放在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上面。
34-34

唐子来:城市规划应该首先尊重市民

摘要: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总规划师唐子来教授认为,作为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使城市面临很多挑战,城市规划应该坚持建设宜居家园、坚持可持续的城市化、坚持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坚持科技创新,实际上就是坚持尊重市民、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科技的价值取向。
34-34

刘志峰:建筑建设领域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摘要: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刘志峰指出,我国目前住宅和其他建筑产业化率不到10%,装修一体化也不到10%。目前我国建筑建设领域的问题比较多。首先是技术方式落后,产业化程度比较低。其次是现有建筑使用寿命太短。再次是目前的新建建筑都是毛坯房供应,老百姓买了以后再搞二次装修,造成大量人财物的浪费及环境污染,而且造成了对房屋结构的破坏,影响使用寿命。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住宅产业的现代化,这样才能从总体上解决建设方式比较粗放、住宅建设和使用阶段能源和资源消耗高、住宅使用寿命短等突出问题。
34-34

娄乃琳:大规模建设期亟需加强住宅性能认定

摘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性能认定处处长娄乃琳指出,国内外己有的实践充分表明,性能认定是提高住宅品质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我国住宅大规模建设时期,更应大力推进。推进住宅性能认定意义在于:还消费者一个知情权;有利于在住宅建设中贯彻“四节一环保”等宏观技术政策;有利于完善住房市场供应体系;便于引导住宅品质和性能的提高;有利于推进住宅产业升级和进步。
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