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杂志社
分享到:

中华建设杂志

杂志社要求删除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主办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
  • 国际刊号:1673-2316
  • 国内刊号:42-1732/TU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307
  • 创刊时间:199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华建设 2010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建设杂志高端访谈

依法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做大做强湖北建筑业——访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党组书记李德炳

摘要: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一部促进湖北建筑业健康发展,全面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进一步维护建筑市场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重要思想、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党组书记李德炳。
6-7
中华建设杂志热点聚焦

新业态为何“叫好不叫座”——聚焦我国合同能源管理

摘要: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其相关的各类新事物、新名词开始接二连三地进入公众的视野,更新着我们的知识库,而市场上相应的热点也如影随形。眼下,节能服务的一种新业态——合同能源管理成为世人关注的又一个新热点。
8-19
中华建设杂志新闻追踪

城市排水系统改造:路在何方

摘要:今年五月以来,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南方遭到一轮又一轮的暴雨袭击,上百个城市发生严重内涝。
20-23
中华建设杂志政策解读

把脉建筑市场 精准对症下药——解读新版《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摘要:日前,经湖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24-27
中华建设杂志名家视点

陈淮:房地产调控应坚持四个“坚定不移”

摘要: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认为,本轮房地产调控应坚持四个"坚定不移":第一要"坚定不移地盖更多的房子"。2010年调控政策提到加大土地的有效供应,这也是区别于2004—2007年紧缩银根和地根的政策。第二要"坚定不移地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廉租房、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28-28

王珏林:调控政策不只是调控房价

摘要: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认为,调控政策没有退出时间表,调控政策是长期的,而且有些调控政策是永远的,有些会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调控政策不会是只调控房价,这次政策主要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最终还是要全方位调控,不是单纯调房价,要从制度上完善,从供应上解决问题。
28-28

秦虹:临时性调控政策或将淡出

摘要: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指出,在这次房地产调整政策里大致分了两类,一类本身就是临时性的政策,包括授权地方政府可以对第三套住房不贷款,又寸没有当地社保证明和纳税记录的不贷款或是限制购房数量,这些临时性的政策有可能会放松和退出。但有一些政策不存在退出的问题,只有继续深化,包括土地招拍挂程序的完善、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加快研究引导居民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和调整住房收益的税收政策、还有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模和差别化的税收制度等。
28-28

巴曙松:楼市调控不会引发经济二次探底

摘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楼市调控不会使中国经济从V形复苏转变为W形复苏,从而陷入“二次探底”的困境。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存在全国性的泡沫;另一方面,2010年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开工将冲销商品房投资的减少,总体上房地产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会减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至少和2009年持平。新一轮调控不会改变地产行业的上行趋势,相反,挤出部分城市的局部泡沫对整个行业来讲是一次良性的调整,而且未来地产行业的结构布局也将更为优化。
28-28

王峰:公住房是调控最有效手段

摘要: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峰认为,发展公共住房可以调整住房结构,加大保障性住房力度,也可抑制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以此来促进十二五期间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尽可能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一方面,加快公共住房的建设将更加有利于以后房地产矛盾的解决,合理调整住房结构,避免房价大起大落从而影响销售量大起大落,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另一方面,公共住房的建设可带动家居、建材行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起到补充作用。希望国家以及各地政府都应该尽早意识到这一点。
29-29

夏斌:房地产一定要以消费属性为主导

摘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指出,又寸于房地产市场,现在上下矛盾的焦点都在价格问题上,是高还是低?控制不住怎么办,调控猛了又怎么办?但我认为,房地产市场讨论最关键的是道路、方向的选择问题。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方向,一定要以消费品为主导。就是说,买房是为了消费,不是为了买卖金融资产,这是最基本的观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要坚持两条底线:一条是土地问题,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一条是老百姓要有房住,房子是自己拥有的还是租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有房住。
29-29

聂梅生:房地产业不能大涨大落

摘要: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认为,房地产调控是双刃剑,目前在外部环境上,人民币还在升值,出口形势不乐观,调整结构和经济转型对我国经济来说需要时间和资本,房地产业不能大涨大落,否则实体经济又会形成另外一个青黄不接。楼市新政调控后,销售额下降了60%,考虑到房地产长期以来特殊的经济地位,一些负面效应或将产生。
29-29

牛凤瑞:解决三农问题的总钥匙在城市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牛凤瑞认为,中国发展的难点和软肋在三农问题,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钥匙不在农村,而在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以城带乡,而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前提是城市化率先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化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城市化要大量地消耗资源和能源,但是城市有更高的能源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城市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但是这种巨大的污染,又为我们治理污染提供了规模化的需求,提升了我们集中化治理污染的水平。所以依托于城市的污染治理才是更有效率的。
29-29

杨慎: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要解决两个问题

摘要:住建部原副部长杨慎认为,在城市化和社会化多元化的道路上两种不同的道路选择,我们不能再走过去许多国家走过的老路,要走符合我们中国国情,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的道路。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强调,第一,要走新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必须解决消除妨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城乡二元化问题,必须解决二元化体制问题,如呆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发展道路快不了。第二,要配套地解决现有的城市政策,包括税收、投资、信贷、住房、教育、医疗、户籍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城市发展、城镇化都是一句空话。
30-30

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被”高估10%

摘要: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认为,目前的城镇化是一种不完全的城镇化。现行统计的城镇人口包括城镇常住的农民工,但这些农民工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很难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城镇化存在高估现象,假如考虑上述因素及“城中村”,城镇化率至少要降10%。
30-30

王景慧:“大规划”不能一概否定

摘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景慧认为,“大规划”不能一概否定。问题在于,中西部造城中的城市规划,相当多的是没有遵循自身的发展逻辑,而是直接效仿“浦东模式”:低密度的土地供应、超大尺度的路网。浦东实践大体量规划,取决于上海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系统中的优越地位,对许多地区而言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于是规划伊始就潜藏了风险。
30-30

程晓陶:治涝要从人治走向法治

摘要: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指出,为什么只有强降雨后,城镇面临洪涝,一些蓄积已久的问题才会得到关注,但最终仍得不到妥善解决?这涉及城市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的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建部门管理的,但是,水要排出去又进入了水利系统的管理范围。城市向农村急速扩展又衍生出一些问题:扩出来这部分区域的防洪归谁解决?标准应该怎么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问题会陷入扯皮、推诿的状态而难以得到及时的解决。只有从人治走向法治,明确职责与权益以及大家遵守共同的规则,内涝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30-30

刘志峰:建造百年住宅要树立两个方面的理念

摘要: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认为,建造百年住宅(建筑)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生产方式上的转变,而且需要认识理念上的提高;既要有技术上的支撑,也要有政策、组织上的保障。首先要树立两个方面的理念:一是提高住宅(建筑)使用寿命是最大的节约;二是要从规划、设计、建造、使用、维护和拆除再利用全过程和住宅(建筑)全寿命周期综合考虑建筑节能。在生产方式转变上,关键是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
31-31

孟兆祯:园林设计关键是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摘要: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认为,园林设计,关键的一点是将传统与现代挂上钩。历史传统与现代绝对不能孤立起来、割裂开来;传统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同时也是将来的;传统一定要适应发展、适应现代。正所谓“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这是我们设计园林的一个重要原则。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是,在任何地域、地形、气候条件下搞园林设计一定要因地制宜。借山、借水、借景、借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与古迹为我所用,并将历史传承与现代园林融合在一起.这正是智者的聪慧与成熟之处。
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