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杂志社
分享到:

中华建设杂志

杂志社要求删除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主办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
  • 国际刊号:1673-2316
  • 国内刊号:42-1732/TU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307
  • 创刊时间:199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华建设 2011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建设杂志刊首语

建立标本兼治、防控结合的长效机制

摘要: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通过政策调控,炒房和投机性购房等不合理住房需求得到初步抑制。可是,自2010年四季度以来,一些地方高价地再度出现,部分未实施限购的区域中心城市住房成交出现量价齐升的势头,限购城市周边地区房价出现较快上涨,部分热点城市房价再现上涨苗头。
1-1
中华建设杂志回顾与展望

克难奋进化“危”为“机”——“十一五”、2010年湖北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回顾

摘要:“十一五”时期,是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复杂局面下努力拼搏、克难奋进的五年,也是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最多、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力度最大、市政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的五年。全系统上下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落实中央“三保”方针,抢抓新机遇,化“危”为“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一五”的目标任务。
6-7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十二五”、2011年湖北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展望

摘要:“十二五”,奋力实现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新跨越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省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促进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8-9
中华建设杂志热点聚焦

调控“靴子”落地有声?——聚焦房地产市场调控新举措“房产税”

摘要:总理在今年1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时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 早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去年12月28B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重点要抓好十项工作。首要的就是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10-21
中华建设杂志新闻追踪

“地铁”,线路规划短板亟须补上

摘要:2010年底,北京市5条新轨道线路开通运营,新增里程11O多公里。一次开通如此大规模的轨道线路,在国内尚属首次。到了今年1月,北京市又传出消息:轨道交通S1线(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即将开工建设,2013年建成通车。
22-27
中华建设杂志政策解读

房屋出租市场“紧箍咒”,紧不紧?——解读《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

摘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出台的《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本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自1995年《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之后,首次出台关于商品房屋租赁管理的新政。 房地产研究人士杨红旭认为,在当前我国房价难抑,购房需求过于旺盛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和完善住房租赁市场,有利于疏导购房需求,引导租房需求,所以这个《办法》的出台意义重大。
28-29
中华建设杂志名家视点

秦虹:商业地产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摘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认为,国家抑制房地产投资需求的政策在“十二五”期间仍会坚持,商业地产正在成为楼市调控新政的受益者,“地产+商业”模式重新引起国内开发商的关注。“十二五”期间,随着城镇化发展,规模大的城市数量越来越多,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一些政策举措,将会使中国的商业地产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30-30

易宪容:对住房投机炒作要采取严厉的税制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研究员易宪容认为,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或住房市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清楚,其他问题就会随之涌现出来。要化解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要严厉打击房地产投机炒作,去除住房市场的赚钱效应或投资工具效应,恢复住房的居住功能而不是投资功能。要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首先就得从住房交易流转税及住房交易所得税入手,对这两种房地产税进行重大的改革,并制定严厉的税制。
30-30

陈全生:“限制买房、奖励租房”可用税收的方法

摘要:国务院参事陈全生认为,有房住不能等同于有住房,目前中国政府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政府,有能力、有财力保障人人有房住,但是没有财力,也没有能力保证家家拥有自己的住房。发达国家70%的人靠租赁,中国租赁市场却很微小。“限制买房、奖励租房”可以选择用税收的方法实现,卖者高税,租者奖励,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引导,而不应该行政干预。现在提出的让中低收入家庭纳入住房保障体系,80%的人纳入住房保障体制,这不是回去了吗?和福利分房没有什么区别!还搞什么住房制度改革?
30-30

庄贵阳:发展低碳城市最大的挑战是基础设施建设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庄贵阳认为,中国要发展低碳城市就需要通过技术跨越式的发展来实现低碳,主要表现在城市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消费者行为的理性化。中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总体上是零散的、尝试性的,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低碳城市发展方向。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消费模式和技术水平,最大的挑战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尽快建立一个投资监测和考核的体系。
30-30

刘志峰:中国城镇化面临四大挑战

摘要: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刘志峰认为,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比,还明显滞后,面临严峻挑战,一是城镇资源环境承受巨大压力;二是城镇公共事业面临更大挑战;三是城镇建设过度依赖土地情况严重;四是城镇开发建设手段十分落后。不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和开发模式,不解决城镇与农村争夺土地、争夺环境资源的矛盾,不走节约紧凑型、集约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国城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更加脆弱。
31-31

赵冠谦:推进城镇化要以绿色低碳为核心

摘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赵冠谦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主要是两个方面:即由高碳发展方式向低碳发展方式转变,由粗放扩张方式向集约环保发展方式转变。转变城镇发展方式,需要破解日趋深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因而,以绿色低碳为核心,推进人居环境建设产业化发展,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有效手段。
31-31

李铁:应打破城镇化中的固化利益结构

摘要: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就我国国情来看,城镇化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由于几十年经济发展形成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结构,不同群体利益相对固化,农村群体很难通过单纯的人口流动融入城镇,城镇也很难为流入的农村人口提供相对公平的福利政策。
31-31

李友:城镇化发展需要城市运营商

摘要:北大方正集团CEO李友认为,城市化运营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城市运营需要基础建设,需要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目前,中国发展城市化仍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离开资金扶持,要解决城镇化所带来的交通问题、民生问题、环保问题都无从谈起。而仅仅依靠国家税收很难在短时间内填补这一资金缺口。因而,“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需要城市运营商等市场企业的参与。
31-31

周岚:探索“生态共生的城镇化”模式

摘要: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认为,中国应抓住快速城镇化的机遇期,探寻“城镇化+生态化”的发展路径,探索“生态共生的城镇化”模式。城市规模的扩张不应是无限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条件是确定城市规模十分重要的约束条件。在确定城市增长的边界时,需要强调“设计结合自然”的规划理念,采取“先底后图”的规划方法——发展要跟资源环境相协调,而不是让资源环境去适应既定的发展目标。综合考量城市土地集约、城市交通结构优化、城市居住和就业就近、城市与自然有机相融等因素,应大力倡导城市空间结构采用“快速公交串联的综合组团模式”。
32-32

张元端:强化城市建设发展增长方式的探索

摘要: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元端指出,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十二五”期间,也将会依旧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而聚焦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种种矛盾也凸显出来。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城市建设发展增长方式与城市化进程加快之间如何匹配。强化城市建设发展增长方式的探索,走出中国式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已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32-32

唐凯:规划工作应建立整体和统筹的思想

摘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认为,快速城镇化对城乡规划的冲击表现在规划方法、协调机制等方面。特别是由于管理机制的局限,使得目前城市规划的最大弊端就是把解决局部问题的工程技术手段当成实现城市规划社会目标的全部。本是适应全局发展的规划,由于管理部门的局限而沦落为部门的实施计划。
32-32

宋迎昌:规划要尊重历史文化

摘要: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宋迎昌认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看到,在一些城市规划中,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伤害也是不可忽视的。目前实施的城市规划,普遍存在着贪大求洋,对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缺乏应有的尊重,导致城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不时出现破坏历史文化遗存的现象发生。
32-32